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五常市推进农村党建“1+3模式” 进展情况及取得成果综述

    信息发布者:宗化龙
    2017-03-16 18:04:01    来源:五常信息网   转载

    企业logo.jpg

    誉仓米订购电话:13105357576


        为了破解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组织面临着对农民管理难、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难、为外出农民工维权难、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难、农村党组织延伸触角难、农民党员发挥作用难等诸多难题,五常市委组织部在总结二河乡新庄村首创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工会、精神文明协会”模式试点经验基础上,从2007年起将此模式正式定名为农村党建“1+3模式”在全市探索实施。
        2009年5月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凤山等深入五常市召开了农村党建“1+3模式”调研座谈会,就“1+3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调研指导。
        时任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在2009年5月深入联系点五常市调研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时高度评价五常市“在农村推广的‘1+3模式’做得非常实,是农村党建提升水平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是原创,要予以很好地规范和总结,抓实抓好。”
        2009年6月五常市委召开了农村党建“1+3模式”进一步推进暨经验交流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各乡镇党委书记、党群书记、组织委员及全市260个村党支部书记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以市委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1+3模式”的意见》,6位农村基层干部代表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推进“1+3模式”的典型经验,时任市委书记裴君做了动员讲话。
        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哈尔滨党建》2009年第6期刊发了时任五常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志勇《关于我市推进“1+3”组织设置模式调查研究》。
        2009年10月时任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再次深入到联系点五常市调研指导学习实践活动,勉励五常市委继续总结“1+3模式”经验,进一步搞好推进落实。
        哈尔滨市委办公厅《情况与交流》2009年第11期刊发了市委组织部《创新模式解难题 延伸触角促发展 ——关于五常市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工会、精神文明协会”模式的调查》。
        2009年11月,五常市委组织部和五常市广播电视局合作摄制完成了电视专题片《“四轮驱动”奔康庄  —五常市创建农村党建“1+3模式”巡礼》,在市电视台播放后,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时任中组部部务委员傅思和也对我市农村党建“1+3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哈尔滨市党建》2011年第10期又刊发了时任五常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付小彦《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解难题 延伸基层组织工作触角促发展 —五常市全面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工会、精神文明协会”模式的探索》。
        截止目前,五常市农村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51个,吸纳社员126928人;建立农民工工会260个,发展会员85631人;建立精神文明协会260个,会员达73458人。
        我市原创并大力推行“1+3模式”几年来,收到了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规模经营;二是助推了劳务经济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良好文明村风;四是延伸了党组织工作触角,拓展了农村党建空间;五是加快了农村民主步伐,激发了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在实践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将村级组织的职能由单纯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来开展;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着眼于城乡统筹。
        实践证明,我市探索推行的“1+3模式”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在实践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在体制上破解了农村党组织在推进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在管理上促进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基层民主的有机统一,在组织上探索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进一步深入推进“1+3模式”,是增强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有益尝试;是改变传统单一的农村党组织工作模式,增强村级各种组织工作合力,引领各群众组织和广大村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合力闯市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举措;是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内涵,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素质,广泛调动党内外多种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入推进“1+3模式”,对于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升全市农村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