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排除方法

    信息发布者:五常小山子镇王雷
    2017-09-25 00:52:14   转载


     


    水稻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每次发生故障都需要找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以下是22种较为常见的水稻插秧



    机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供借鉴参考:


    1、立秧插或发生浮苗。


      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


    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

    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


    2、穴株数偏多。每穴标准株数为3-5株。


      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应采取对应措施予以解决。


    3、插过秧后秧苗散乱。


      原因:推秧器推出行程小;苗床过干或水分过大;苗片与苗片接头间贴合不紧;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


    排除方法:除采取相对措施外,可降低插秧速度、更换秧爪、清理或更换导秧槽。


    4、漏穴超标。


      机动插秧机漏穴率一般不应超过0.5%。漏穴的主要原因是:苗田播种不均匀;秧苗拱起或秧苗卡秧门;取秧口有夹杂物;秧苗盘超宽造成纵向送秧困难。


    排除方法:重新装秧苗或将秧苗切割为标准宽度;清除秧苗杂物;更换密度不均匀秧苗。


    5、各行秧苗不匀。


      原因:苗床土含水量不一致;各行秧针调节不一致;纵向送秧张紧度不一致也会使各行秧苗不匀。


    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外,对有的插秧机可逐个调节送秧轮,使每次纵向送秧行程均为11-12mm。


    6、秧门处积秧。


      原因:秧爪磨损,不能充分取苗;秧爪两尖端不齐和秧爪间隔过窄或宽;秧苗苗床土过厚,苗床土标准厚度为2.5-3cm。


    排除方法:应及时更换新秧爪或校正秧爪的间隔距离。


    7、取秧量忽多忽少。


      原因:取秧量调整螺栓松动;摆杆下孔与连杆轴磨损。


    排除方法:重新调整取秧量并紧固调整螺栓;更换摆杆及连杆轴。


    8、夹苗。


      原因:分离针尖端磨损;分离针上翘;压板槽磨深;推秧器磨损;导套磨损;推秧弹簧折断;拨叉与凸轮磨损。


    排除方法:更换磨损零件。


    9、各行间深浅不一致。


      原因:各栽植臂的拨叉、拨叉轴、推秧凸轮等磨损不一致;各个链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排除方法:先将各个链箱校正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更换磨损零件。


    10、插深调节失灵。


      原因:升降杆或升降螺母产滑扣;固定销孔磨大;矩形管固定销轴座折断。


    排除方法:更换升降杆、螺母或销轴;焊接固定销轴座。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